为帮助乡村群众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内涵,推动政策理论走进基层,凝聚乡村发展合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组织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桥梁,以知识赋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七星行队:
为了助力乡村文化传承创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教育学院七星行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于李家坳村开展乡村文化赋能行动,通过文化挖掘、技能培训与传播实践,激活乡村文化活力。活动过程中,团队开启非遗探寻之旅,深入街巷、农户,走访记录捏面人、传统戏曲等非遗技艺。在布满岁月痕迹的老匠人工作间,队员们认真聆听技艺传承故事,用相机、纸笔细致记录制作流程与文化内涵。同时,聚焦数字赋能,成员们深入田头、村民家中开设新媒体课堂,从基础的手机拍摄功能教起,到短视频脚本构思,再到直播话术、平台运营,耐心教村民短视频拍摄、直播。此外,团队结合乡村文化特色开展文创设计,并清理、修复戏台结构,让老戏台重焕生机。成员们以耐心教学、主动实干的姿态,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彰显了大学生的热忱风貌。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挖掘保护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留存历史记忆;提升村民数字化技能,拓展文化推广渠道;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增收;更增强村民文化自信,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真实的力量,爱的美好队:
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拓宽乡村孩子知识视野,用实际行动传递教育温度,教育学院“真实的力量,爱的美好队”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于河北省开启了一场以知识赋能、陪伴成长为核心的乡村支教活动。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围绕文化知识、兴趣培养、心理陪伴设计课程。队员们提前到教室调试简易投影设备,用生动课件讲语文诗词、数学趣味解题;开展绘画、手工、音乐兴趣课,鼓励孩子大胆创作;分组走访学生家庭,了解成长困境并记录。大家耐心引导课堂互动、细心解答疑问,彰显了大学生扎根实践、服务乡村的精神风貌。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提升乡村孩子知识储备,激发学习兴趣;助力队员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升教学与沟通能力;搭建起城乡教育交流桥梁,传递教育关爱;更以青春行动诠释“三下乡”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活力。
众志惠民服务队:
为助力乡村振兴,践行青春服务使命,以实际行动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增福祉。教育学院“众志惠民服务队”于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高于铺镇北城北庄村、沧州市盐山县盐山镇韩桥村等7地,开展涵盖生活服务、教育帮扶、农业助力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分散进行卫生打扫,给村里的孩子们补习功课,拓展视野;深入田间地头干农活,跟着老乡到地里除杂草,采摘新鲜蔬菜;到疗养院关怀老人,陪他们聊聊天;见村民盖棚子缺人手,就搭把手递材料;打扫村里的祠堂与街道;见村道旁的花树旱了,就拎着水桶挨个浇水。大家分工协作、踏实肯干,彰显了大学生的服务精神与青春风貌。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改善乡村部分生活环境,助力孩子假期学习,缓解农户农事压力,传递社会对老人的关怀,也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成长,实现知识与服务的双向奔赴。(编辑:万玉良 审核:孙华)

七星行队

众志惠民服务队

真实的力量,爱的美好队